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关爱健康 > 幼儿疾病 > 其它疾病

如何通过体温脉搏观察病人病情

本文Tag标签:疾病护理  

 一、体温:

  正常人的体温在360~37.4℃之间,超过这个范围就是发热038℃以下为低热,39℃以上为高热。不到正常范围为体温不升。凡遇有发热或体温不升时均要及时进行处理,以防发生变化。测量体温要准确地应用体温表,测量前体温表用70~75%酒精消毒,测口腔温度时不能喝水、吃东西,如已吃东西需隔半小时后再测。也不能在测体温前作剧烈活动或在脸部作冷、热敷,测量时将体温表的水银甩至35℃以下,然后将水银头置病人舌下,口唇紧闭3分钟。如是昏迷、意识不清者可置温度计于腋下,解开衣服,擦干汗液,夹紧腋窝5分钟。小儿可以用肛表插入肛门3~5厘米,插时用肥皂水或油润滑肛表头,3分钟后取出擦净看度数。体温表用过后,应甩下水银柱,置盒内保存。如不慎咬破体温表吃下水银,应立即口服生鸡蛋清(2只),或喝牛奶,并及时去医院就诊。如果家里无体温表,可以用健康人的手背触及病人的前额,以了解体温的高低,但这种方法不准确。

  二、脉搏:

  脉搏是心脏收缩在血管壁上形成的波动。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为60---80次,小儿每分钟为100~120次。成人如每分钟少于60次,则为心动过缓(迟脉),每分钟多于100次,则为心动过速(数脉)。脉的快慢与情绪、活动等有关,发热时脉搏也会加快。同时,脉的跳动每次间隔时间是相等的,即脉律是有规则的,如脉律不规则即称为结代脉,多是心脏有病的表现。出现迟脉、数脉、结代脉等异常情况,需及时进行治疗。数脉搏的方法:常用部位为桡动脉(手腕部内面的外侧),用食、中、无名三指并排放在动脉上,不能用拇指,压力大小以能摸清楚动脉搏动为限,每次数半分或1分钟,数前病人需安静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